推动中意科技合作新发展——科技部部长万钢

新华社北京6月1日电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将于6月1日至4日出席“意大利统一150周年”庆典活动并对意大利进行正式访问。此次访问对推动中意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顺利发展,进一步深化中意科技等各领域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在代表团出访前,科技部部长万钢向记者介绍了中意科技合作的有关情况。
  中国和意大利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长期的交往合作酝酿了两国人民源远流长的传统友谊。自1970年两国正式建交以来,中意友好进一步巩固,两国科技合作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40多年来,双方科技合作关系不断拓展,合作的领域和水平不断提升,已经形成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成为中意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中意科技合作稳步推进,取得良好成效

1978年,中意两国政府签署了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意大利成为最早与中国签署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的西方国家之一。从1979年起,由中国科技部和意大利外交部牵头设立的中意科技合作混委会已轮流在罗马和北京共举行了十三次混委会会议,双方共同研究确定两国科技合作的优先领域和重点合作项目,并由双方的大学、研究院所和企业共同实施,取得了如清华节能楼等一系列成果。

进入21世纪以来,两国科技合作不断发展,意大利成为中国在欧盟重要的科技合作伙伴。2004年温家宝总理访意期间,两国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科技领域的合作更加深化。2008年,根据两国科技合作发展的新形势,中意再次签署了科技合作联合声明。目前,中意两国科技合作的领域更加广泛,目标更加明确,双方更加注重基础科学和前沿领域的研究,更加注重支撑可持续发展和民生改善。

在空间科学领域,2006年双方签署了“中国科技部与意大利大学与科研部关于空间合作的联合声明”,加强了双方在空间科学、宇宙探索和开发领域的合作,特别加强了高能天体物理和防震减灾方面的合作研究,建设了中意羊八井天体粒子物理学观测场等世界一流的研究基地。

在环境与能源领域,中意能源环境合作成为中意合作的亮点。2003年中国科技部与意大利环境与国土部共同建立中意能源环境便捷基金,有力支持了两国在能源环境领域的合作。目前,双方已支持了内蒙古太阳能村、西藏可再生能源、武汉生物柴油、甘肃震后重建垃圾管理等多个重大项目。双方还签署了在京都议定书框架下开展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合作的专门协议,正在实施生态住宅温室气体减排和二氧化碳封存与捕集等方面的合作。

在医药健康领域,意大利积极支持和参与我国主导的“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计划”。意大利卫生部与中国科技部签署了关于建立中医药联合实验室的合作协议,在天津成立了中意中医药联合实验室。该实验室有中意双方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等12家成员单位,实施了一批临床研究和现代中药研发项目,现已成为天津滨海新区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意科技合作也有力地推动了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在我担任同济大学校长期间,曾经承担了中意电动汽车、清洁燃气、节能建筑、创意设计等一系列科研项目。在此基础上,同济大学与米兰理工、都灵理工联合成立了中意学院,时任意大利总理普罗迪先生访华期间曾亲自为中意学院揭牌剪彩。从2007年开始,双方大学生双向交流,在建筑、机械和电子学科开展双学位教学。今年年初,我再次访问米兰理工,有幸亲自为六位首批获得同济大学硕士学位的意大利学生授证,感到由衷的高兴。

截止到2010年,中意两国已签署部门间科技合作协议40余个。在这些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的支持下,双方政府科技合作不断拓展,并引导带动两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民间的科技交流和合作进一步深化,已经取得了良好成效。

二、面向未来,中意科技合作前景更加美好

目前,研发国际化趋势迅速拓展,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日益凸显。在应对气候变化、粮食安全、重大疾病防治等人类共同挑战中,大家携手合作、互利共赢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中意两国政府都十分重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双方继续深入开展合作的愿望十分强烈。去年10月温家宝总理访问意大利期间,两国政府发表了《中意关于加强经济合作的三年行动计划》,将科技创新合作平台建设列为优先内容,规划成立中意设计创新中心、中意技术转移中心等政府间科技合作平台。经过双方共同努力,中意设计创新中心和中意技术转移中心现已顺利落成,正积极开展工作。中意设计创新中心落户上海,正在逐步联合中意两国创意设计资源,积极推动两国在电动汽车研发、城市建设、创意产业等领域的合作。中意技术转移中心落户北京,将重点围绕现代农业、机械设备、生物医药、环境保护等领域,积极推进两国技术的跨国转移。中意设计创新中心和技术转移中心的建立,为两国进一步开展务实合作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viagra bologna 中意两国合作互补性强,在联合研发、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方面具有广阔的合作前景。中国将继续加强与意方在创意设计、生命科学、节能减排、电子政务等重点产业领域的合作。最近,双方已共同商定把推动可持续发展作为优先发展领域,在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低能耗建筑、环保技术培训和能力建设领域加强合作,特别是在中国的中西部省份开展上述合作。双方将积极构建互利共赢的区域产学研合作平台,推动意大利伦巴第等北部大区与中国天津、浙江、山东、重庆等省市间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推动中意科技园和高新产业间的对接,支持两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技术合作。在两国政府的共同支持下,在两国科技界产业界的共同努力下,中意科技合作一定能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三、深化合作,在更高起点上推动我国科技创新

中意科技合作是我国以全球视野推进创新能力建设、有效利用全球科技资源一个亮点。当前,我们面临全球转型发展的大背景,进入创新驱动发展的新阶段。无论是应对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还是实现我国的科学发展,都需要我们通过深化改革破解发展的难题,通过扩大开放赢得发展的机遇。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攻坚阶段。充分利用好科技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机遇,实施更加积极地科技国际化战略,营造更加开放的创新环境,以全球视野搭建合作平台,有效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在更高起点上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加快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科技服务民生的能力,是我国“十二五”科技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

我们将大幅提高科研活动的国际化水平,大力推动在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新材料与先进制造、生态环境保护等前沿技术领域的合作研发,积极参与气候变化、重大疾病、公共安全等全球性重大科技问题的联合攻关。

我们将大力推动国内研发机构的国际化发展,鼓励国内研发机构与世界一流科研机构建立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鼓励我国企业和研发机构开展研发外包业务,设立境外研发中心。

我们将积极开展大规模的科技人员交流,支持国外高水平科学家来华开展合作研究,大力吸引国际高层创新人才来华创新创业,支持国内优秀科研人员赴境外开展合作研究,鼓励青年科学家和优秀在校生参加国际科技交流活动。

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政府间科技合作机制,拓展新合作领域,形成层次合理、重点突出的科技合作新格局。特别是要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合作,在发展中国家建立国际技术转移示范点,探索在发展中国家推广科技服务和科技创业的经验。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