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工业设计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协全国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工业设计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

essays on racism


学术成果:
鲁晓波教授在信息艺术设计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艺术创作和设计实践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他在《装饰》、《文艺研究》、《美术观察》和《科技导报》等专业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几十篇,出版编著多部,如《数字图形界面设计》;多次在北京国际新媒体艺术展暨论坛、亚洲(日本)国际设计大会、国际艺术与科学作品展暨论坛、国际交互设计论坛和中国人机交互论坛等做主题学术报告;他的艺术设计作品曾多次入选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获中国工业设计金奖和国际艺术与科学作品展最高奖等奖项;他曾主持或参与了许多纵向、横向科研项目,其中包括“985”艺术与科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以及中国铁路客运专线信息导识系统设计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湖南馆展示设计总体创意策划项目等,由鲁晓波教授主要负责的信息艺术设计系、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与微软、诺基亚、IBM、宝洁、联想、美的等国内外知名研究机构和企业有着密切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教学情况:
1. 设计、价值与体验
设计的价值是创造完美的用户体验,不仅包括基本的用户使用体验,而且包括服务等体验,以及此过程中形成的对于整个品牌的体验。设计能够创造价值,除了经济价值,设计更应关注的是对于个体、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的生态的价值追求。课程在回顾人类价值演化历史脉络的基础上,立足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等时代特征的分析,从各个角度探索了价值理论及其相关的案例分析。课程着重介绍了体验设计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从一个广阔的角度对设计、价值和体验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
2. 信息艺术及设计趋势
课程主要通过大量影像资料以及文献阅读,描述出信息艺术与设计的基本理论、发展过程及其前沿趋势。相关内容包括信息艺术与设计的理论依据、设计方法和程序以及典型案例分析等,其以跨学科的视角,通过具体的创意设计实践来探索一个宽阔的学科背景下的对于人类社会某些基本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在宏观层面上形成对于学科发展趋势的把握。

学术主张:
以计算为中心的社会发展趋势必将促进设计学科发生根本性的变革,非物质的信息成为了设计的本体,因此需要建构新的设计理论、设计思维、设计方法和程序,以及设计美学范式和设计评价准则,形成一个适合非物质社会发展趋势的新的设计学科体系。同时,由于设计本身及其服务对象的复杂性,设计的多学科融合成为了必然要求。我们本着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思想,坚持交叉学科发展的思路,基于一个高起点的国际艺术与设计平台,在信息交互设计、数字娱乐设计、移动服务设计和新媒体艺术设计等领域进行了广泛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以激发人们以人文尺度对人类社会的存在状态和发展趋势进行批判性思考,促使人们以艺术的方式和美学的思维来审视这个人类赖以生存的数字化世界,从而增强对人类本质问题——有关自然的、感官的、审美的和情感的等方面的关注,发展信息生态视野中的可持续性设计。

来源:http://www.tsinghua.edu.cn/publish/ad/5555/2010/20101216101702590910292/20101216101702590910292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