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2011 年九月

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


9月27日,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在国家博物馆盛大开幕。据介绍,展览占地面积近5000平方米,汇集了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的近500名一流设计师的2000余件精彩作品,涉及衣、食、住、行、用等各个方面,代表了当代国际设计的最高水准和最新潮流。

作为展览的主承办方,清华大学依托学校美术学院在国内外设计界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从海外最知名的设计策展人中精选出5组策展人,与5位国内知名策展人共同针对“仁:设计的善意”这一总主题进行策划,从全世界范围内征集和遴选近5年来的优秀设计作品,分“创意联结”、“知‘竹’”、“理智设计情感”、“混合现实”和“可能的世界”5个主题单元进行呈现。

该展览将从9月28日起免费向观众开放至10月17日。
                                                       “混合现实”单元
                                     由日本京都大学松重和美教授设计的竹身电动车
                                            作品《水边的竹森林与小屋》
                                                 作品《云计划》
                                                        “创意联结”单元
                             由瑞士设计师法比尼-埃瑞格尼设计的“儿童牛仔裤”

来源: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官网
新华网

Sonar Watch概念设计

cymbalta 30mg buy

你喜欢配戴具有传统表面的手表,看著分针追赶着时针的那种复古,还是喜欢配戴顏色多变,想要解读时间还需要有点智慧的新奇手表呢?

这一款由Samuel Jerichow设计的Sonar Watch,就是这么一系列不按牌理出牌的新奇手表。不过,倒是没有像一般的LED表一样,要知道时间的话常常还用心算加个好几次才能有结果,这一系列表款都是以“扫描”这个概念出发,并以声纳、扫描与雷达三种不同Scan萤幕的方式,设计成Sonar(蓝色)、Scanner(红色)与Radar(绿色)三个表款,依序采用从中间扩散到外、从上到下以及顺时针扫描等三种方式。

辨识时间的方式很简单,表面的部分由圆心向外数,共有三个同心圆。半径最小也就是最内圈的部分,表示小时,中间那一圈表示分鐘,最外圈表示秒数。等待表面被扫描过之后,看清楚分别在不同圈上所出现的圆点,就可以判断几点几分!不过目前尚是概念设计,期待拥有的话还有得等了!


来源:http://tw.tech.yahoo.com/multimedia_life/article/id/16309/

2011中国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

2011年10月,第五届中国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将在美丽的西子湖畔举办,由杭州市人民政府、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共同主办,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办公室和杭州市西湖博览会组委会办公室共同承办,围绕着”作品交流、理念推广和产业交易”的举办宗旨,注重实效,接轨产业,扩大协作,更大范围地邀请国际参展团体、港澳台专业机构以及国内知名文化创意产业企业集体亮相,使之进一步成为具有影响力和交易量的文创产业交流平台,成为促进杭州市、浙江省乃至全国的文创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展览时间:2011年10月14日-17日
展览地点:杭州和平国际会展中心

组织机构(拟): 
主办单位:杭州市人民政府、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
协办单位:文化部中国展览(集团)中心、清华大学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浙江省工业经济研究所、浙江省技术创新服务中心、浙江省家具协会、浙江省广告协会、《浙商》杂志社等
承办单位: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办公室、杭州市西湖博览会组委会办公室
支持单位:中国工业设计协会、香港设计中心、台湾科技美学发展协会、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策划执行:杭州西湖国际博览有限公司
合作媒体:《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杭州文广集团
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官网:“创意天堂”网(www.0571ci.com
文博会官网:http://www.goccie.com

   特色定位:
    杭州西湖国际博览会的主题展;
杭州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城市的主体展;
促进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交流与发展,集文化创意理念、作品、技术、开发和应用等产业链环节于一体的品牌展。

规模预计:
规模预计:总体20万平方米;主会场规模预计——35000多平方米,1200个国际标准展位,国际展位的比例达到40%;
参展商预计:1000余家;
观众预计:35余万人次,其中专业观众10万人次;
成交额预计:项目意向投资额:35亿元;实际成交额:15亿元。

来源:文博会(http://www.goccie.com

D.A.F.F中外艺术创意交流活动

9月24日,由TICT、Wharf 1846、Time Out共同推出的上海第一个创意、艺术&时装为一体的大型交流活动在上海新地标老码头举行。这个交流活动,旨在创造出一个互动平台,让中国真正崛起的众多设计、艺术、和时尚的人才彼此交流,分享创意,促进新兴的合作项目,在不断的宣传融合中激励广大群众一起参与到活动中。










来源:Arting365.com
http://www.arting365.com/news/others/2011-09-25/1316883650d249217.html

第一届广州美术学院学生优秀作品提名展

2011年9月20日,由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主办、三彩画廊协办的“第一届广州美术学院学生优秀作品提名展”颁奖典礼暨开幕式在大学城美术馆举行。本届学生优秀作品提名展于9月20日至10月10日在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展出,是本年度美术馆重要的学术活动之一。参评作品经过初选和复评,评审委员以投票方式从入围作品中选出金奖7名、银奖5名、铜奖7名。获奖作品种类丰富,囊括了学校各院系不同专业的优秀作品。

提名展(金奖7幅作品)
1.《渔歌》 吴爱权  纸本彩墨134x300cm  中国画学院  2011  指导老师:张彦、陈伟明

2.《下一站》 叶柏成  纸本彩墨  176x157cm  中国画学院  2011 指导老师:于里、陈朋
3.《红领巾》黄品川,200cm×135cm,油画系,指导老师:何建成,2011
4.《都市状态》蔡源浪 玻璃钢 75x200cm 2011 雕塑系 指导老师:杨小桦 陈宏践
5.《本山号》 卢天超 玻璃钢 207x120x120cm 2011 雕塑系 指导老师:杨小桦 陈宏践
6-1褪去 麦伟琴  71×51cm×4  美术教育系   指导老师:王丹   龙虎 (3)
6-2褪去 麦伟琴  71×51cm×4  美术教育系   指导老师:王丹   龙虎 (2)
7.《+与-》 黄福娟 陶瓷 180x160cm 2011 综合美术 指导老师:马文西 胡宇 张振江

来源: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Arting365.com

第三届《中国新锐设计师年鉴》征稿

《中国新锐设计师年鉴》坚持以中青年设计师为主体,以国际风格与本土文化结合为创新主轴,积极引导主动设计意识、打破现有设计隔阂,强调系统思考,将善于发现问题并能解决问题的新型综合能力较高的新锐设计者及其作品在国家最高出版平台上着重展示并系统推广。

一、征集要求
1. 45周岁以下的社会各界设计师、高校设计专业教师、高校设计专业在读研究生及本科四年级学生。
2. 征集范围涵盖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
3. 提交作品必须是2010年1月1日后的新作品。
4. 作品著作权由投稿人负责,组织方拥有出版、发行、展览、推广之权利。
5. 2012年1月30日截稿,5月份出版发行。

二、征集范围
1. 平面类(标志、品牌、海报、广告、包装、书籍、版式等)
2. 环艺类(室内、景观、建筑、规划、展示、陈设、家具等)
3. 产品类(工业产品、旅游产品、纪念品、工艺品等)
4. 其他类(摄影、影视、动画、网页、图形、字体、插画等)

三、递交方式及收编规范
1. 个人递交作品数量不限。
2. 电脑制作类单件作品为A4幅面,300dpi,CMYK模式,JPEG(最佳品质)或TIFF格式;影视动画类每件作品需按先后顺序提供截图8-10张;实物拍摄类作品须清晰不变形,数码照片原始精度不低于1000万像素。
3. 完整填写电子版入编登记表,表内的各项信息均通过电脑输入,字体为宋体(中文简体),作品命名规范简洁并符合语法(入编登记表为Word文档,附件处下载)。
4. 所有作品及入编登记表必须以电子文件形式提交,一次性发送到《年鉴》收稿邮箱:cd_cy@vip.163.com(打压缩包,邮件附件控制在60MB内)。
5. 《年鉴》采取分段择优收编方式,在投稿成功后的30个工作日内对达到入编要求的作者发放电子入编通知书。

四、入编形式、出版发行、购书优惠
1. 免费入编形式:非整版刊登作品,免费入编。
2. 缴费入编形式:整版刊登个人作品(个人专属版面),每个版面额定版面费为300元人民币(含简历1份,作品2-5件),入编后再通知缴费。
3. 本《年鉴》为中国出版集团(国家级出版机构,中宣部直属)艺术类重点出版物,书号正规合法(绝非香港书号)。
4. 征稿期内预订《年鉴》,入编者可享半价优惠,非入编者可享七折,批量(3册以上)订购可享半价(不含邮寄费)。

五、《中国新锐设计师年鉴》成员单位及媒体协作单位
领导单位:中央宣传部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
承办单位:《中国新锐设计师年鉴》编委会
发行单位: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主    编:卢少夫(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
专业合作媒体:视觉中国

六、《年鉴》编辑办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中国 广州市 广州大道南 穗和南街16号905信箱《年鉴》编辑办
邮政编码:510300
联系电话:020-34072425   83690508
收稿邮箱:cd_cy@vip.163.com

七、欢迎推荐优秀稿件,欢迎自荐担任编委(副高职称)、副主编(高级职称)

来源:视觉中国(http://c.chinavisual.com/2011/08/19/c78383/index.shtml

 

2011年“和丰奖”工业设计大赛开赛

为贯彻落实宁波市委、市政府“六个加快”重大战略和工业“两创”倍增计划,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促进设计与制造的互动、对接,加快产业设计化、设计产业化进程,扩大我市工业设计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推动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决定举办“和丰奖”工业设计大赛。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实施工业“两创”倍增计划,立足我市制造业基础,充分发挥全市广大工业企业、设计机构、高等院校和专业设计人才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促进设计与制造的互动和对接,全面提升我市工业设计水平和设计成果产业化能力,加快推动“宁波制造”向“宁波智造”跃升。
二、大赛主题:宁波设计•设计宁波
三、组织单位
1、主办单位:宁波市人民政府
2、承办单位: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宁波工业设计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3、协办单位:宁波大学、71•90网上产业生态平台
4、支持单位: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南大学、江南大学、浙大宁波软件学院、宁波工程学院、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万里学院等高校的设计院系、宁波市8718公共服务平台等。
5、媒体支持:宁波日报、宁波电视台、视觉中国等。

四、奖项分类及参赛要求

(一)最佳创意作品奖
1.参赛对象
主要是国内外高校学生,也包括国内外工业企业、设计企业(机构)、设计师、设计爱好者等(以下简称参赛者)。
2.参赛作品范围
(1)根据本地制造企业提出的创意设计需求进行创意设计;
(2)也可包括节能环保、生命健康、海洋经济、电工电器、物联网家居、新能源等方面产品设计。
3.作品提交方式
参赛者首先要在官方网站上完成用户信息的注册,然后用帐号、口令登录“设计师通道”,再按照提示要求完成作品的提交,作品提交截止时间为2011年10月10日。
联系地址:浙江宁波市江东区朝晖路17号8楼  邮编:315040
联系单位:“和丰奖”组委会
服务电话:0574-87188718
联系人:吴虹萍   龚玲珠
(二)最佳对接示范项目奖
1.参赛对象
在宁波地区注册的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设计机构和本地制造企业联合申报,要求设计企业注册资金在10万以上,2010年工业设计主营业务收入原则上在50万元以上(不包括高校)。
2.参赛内容
2010年后和宁波本地制造企业成功对接的设计项目,参赛项目需提供功能样机或已生产产品。每个单位最多申报2个项目。
3.材料提交及截止时间
设计企业报送企业所在地工业主管部门完成评奖材料的形式审查后,再报送组委会。市属高校所辖设计机构直接报送给市经信委。申报截止时间2011年10月10日,申报单位应及时做好准备。
(三)最佳设计产品奖
1.参赛对象
参赛对象必须为宁波地区制造企业。
2.参赛产品范围
2010年以来生产的产品(2010年起列入宁波市工业新产品试产计划的优先),参赛产品范围包括厨房用品、医疗器械、家居用品、数码产品等,需提交实际产品。
3.参赛要求
(1)参赛产品必须已获得或已申请国家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或拥有软件著作权,以专利申请号或专利批准号为准;
(2)参赛企业必须承诺参赛产品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如发生纠纷,一概由该参赛企业承担责任;
(3)曾经参加过其他设计竞赛或为第三方服务设计的产品不得参赛。
4.产品提交及截止时间
参赛产品提交应附产品多角度照片、相关专利、技术说明、市场销售情况和市场前景、与其他同类产品的不同点和最大创新点等(附件2)。参赛材料打印稿(附件 2中表2为A4纸彩色打印)和电子稿报送企业所在地工业主管部门完成参赛产品的形式审查后,再报送组委会,电子稿发送到 hefengid@163.com,申报截止时间为2011年10月10日。
(四)宁波市工业设计产业推进奖
对推进我市工业设计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高校、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予以表彰,并给予不超过3万元的奖励(政府部门人员给予证书和奖杯表彰)。

五、大赛相关活动
(一)颁奖典礼
(二)设计对接活动
1.作品对接。以创意作品为核心,组织相关需求企业与设计师(机构)进行创意对接。
2.人才对接。针对在大赛中表现优秀的个人,与有关制造企业举行对接活动。

来源:“和丰奖”工业设计大赛官方网站(www.hefengid.net
具体内容和有关要求可登录官方网站查阅。

“2011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9月26日开幕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主办,中国邮电器材集团公司和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公司承办,中国通信企业协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协办的“2011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PT/EXPO COMM CHINA 2011)9月26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开幕,该展会将持续到本月30日。
今年的主题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其中两化深度融合、三网融合、物联网 、移动互联、云计算、宽带通信、移动智能终端、网络安全与互联网管理、绿色通信等领域将成展会热点。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今天上午的开幕典礼上表示,工信部欢迎国外资本来华投资,参与中国通信业的发展。苗圩强调,工信部将严格按照中国加入WTO的承诺和有关法律法规,认真履行政府职责,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另外,苗部长还鼓励国内有实力得通信企业“走出去”,为推动全球信息通信业发展作出贡献。
据了解,“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自1990年首次举办以来,已成功举办19届,累积参观观众超过370万人次,见证了改革开放后我国信息通信产业把握全球通信技术变革的机遇,努力实现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历程,为促进产业交流与合作,推广信息化传播与应用做出了积极贡献。
2011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总展出面积近50000平方米,是本年度亚洲乃至全球规模最大的国际信息通信类展览会。
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普天、大唐电信集团、烽火科技、TD产业联盟、中兴通讯、华为、上海贝尔、诺基亚西门子通信、爱立信、高通、UT斯达康、瑞斯康达、国人通信、京信通信、宇龙通信、亨通集团、同洲电子、搜狐、新浪、腾讯、网易等来自中国(含香港、台湾)、芬兰、法国、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西班牙、瑞典和美国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家单位参展。
本届展会呈现八大特点:
       一、“两化融合”成果的集中展示;
二、三网融合继续成为行业热点;
三、“移动互联网”业务将为现场观众提供全方位体验;
四、TD-SCDMA和TD-LTE产业化成果、4G技术与应用将在展览会集中展现;
五、消费类电子科技产品成为新亮点;
六、中小企业踊跃参展;
七、展览会继续倡导节能减排、绿色通信;
八、台湾及海外展商组团参展,国际组织齐聚展会。

来源:腾讯科技讯•王晖
http://tech.qq.com/zt2011/2011ptexpo/index.htm?pgv_ref=aio

 

关于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教育、科技、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商务、国家税务、地方税务、统计、知识产权、银监、证监局(委、厅、办),有关行业协会:
为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融合,现就促进我国工业设计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大力发展工业设计的重要意义
工业设计是以工业产品为主要对象,综合运用科技成果和工学、美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知识,对产品的功能、结构、形态及包装等进行整合优化的创新活动。工业设计的核心是产品设计,广泛应用于轻工、纺织、机械、电子信息等行业。工业设计产业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是工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大力发展工业设计,是丰富产品品种、提升产品附加值的重要手段;是创建自主品牌,提升工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消费需求的客观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设计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工业设计已初步形成产业,特别是在经济发达地区已初具规模;一批制造业企业高度重视和广泛应用工业设计,取得明显成效;专业从事工业设计的企业发展迅速,设计服务水平逐步提高,一些优秀设计成果已经走向国际市场;专业人才队伍不断扩大,工业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是,我国工业设计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与工业发展要求和发达国家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对工业设计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缺乏高水平的专门人才,自主创新能力弱;政策支持、行业管理和知识产权保护亟待加强等。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大力发展工业设计的重要意义,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促进工业设计加快发展。
         二、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发挥企业市场主体作用,政府积极扶持引导,完善政策措施,优化发展环境,促进我国工业设计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二)基本原则。坚持设计创新和技术创新相结合,提高工业设计自主创新能力;坚持专业化发展和在工业企业内发展相结合,提升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水平;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相结合,为工业设计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三)发展目标。到2015年,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水平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培育出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设计企业,形成5-10个辐射力强、带动效应显著的国家级工业设计示范园区;工业设计的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计和知名设计品牌数量大量增加;专业人才素质和能力显著提高,培养出一批具有综合知识结构、创新能力强的优秀设计人才。
        三、提高工业设计的自主创新能力
(一)加强工业设计基础工作。鼓励科研机构、设计单位、高等学校开展基础性、通用性、前瞻性的工业设计研究。提高工业设计的信息化水平,支持工业设计相关软件等信息技术产品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整合现有资源,建立实用、高效的工业设计基础数据库、资源信息库等公共服务平台,加强资源共享。
(二)建立工业设计创新体系。引导工业企业重视设计创新,鼓励企业建立工业设计中心。国家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设计中心予以认定。鼓励工业企业、工业设计企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建立合作机制,促进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工业设计创新体系。
(三)支持工业设计创新成果产业化。重点支持促进产业升级、推进节能减排、完善公共服务、保障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设计成果产业化。鼓励发展体现中华民族传统工艺和文化特色的工业设计项目和产品。
        四、提升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水平
(一)促进工业企业与工业设计企业合作。鼓励工业企业将可外包的设计业务发包给工业设计企业,扩大工业设计服务市场。支持工业企业和工业设计企业加强多种形式合作,通过设计创新,促进工业企业的产品升级换代、市场开拓和品牌建设。
(二)引导工业设计企业专业化发展。鼓励工业设计企业加强研发和服务能力建设,创新服务模式,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推动工业设计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设计为核心、以资本为纽带的兼并重组,不断增强企业实力。
(三)推动工业设计集聚发展。鼓励各地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和产业、资源比较优势,建立工业设计产业园区。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吸引工业设计企业、人才、资金等要素向园区集聚。培育和认定一批国家级工业设计示范园区,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
       五、加快培养高素质人才
(一)完善工业设计教育体系。 探索建立有利于工业设计人才成长的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工业发展需求的工业设计复合型人才。加强高等学校的工业设计学科建设,加大对工业设计专业教学、科研、实验的软硬件支持,提升教师水平,支持聘用有实践经验的工业设计人员任教。
(二)建立健全工业设计人才培训机制。支持符合条件的工业设计园区、工业设计企业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创建工业设计实训基地。支持有条件的单位选送优秀工业设计师出国培训,学习借鉴国外先进工业设计经验。鼓励行业协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联合开展工业设计培训。
(三)积极引进优秀工业设计人才。鼓励海外优秀工业设计人才回国(来华)创业和从事工业设计研究教学工作。鼓励企业招聘海外优秀工业设计人才,完善技术入股等激励机制,妥善解决社会保障和工作生活待遇等问题,为海外优秀工业设计人才回国(来华)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六、推动对外交流与合作
(一)提高工业设计对外开放水平。
积极引进新的设计理念、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国内工业设计水平。鼓励跨国公司和境外著名的工业设计机构来华设立设计中心或分支机构。鼓励国内工业企业、工业设计企业与境外设计机构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
(二)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健全政策支持和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工业设计服务贸易,不断提高规模、层次和水平。积极承接国际工业设计服务外包业务,推动工业设计服务出口。支持企业“走出去”,鼓励有条件的工业企业、工业设计企业在境外建立设计研发中心。支持国内工业企业和工业设计企业参与有关国际标准的制定。
       七、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一)提高全社会的工业设计意识。加强政策引导和舆论宣传,在全国开展工业设计宣传、展览、交流等活动,普及工业设计理念。鼓励地区之间开展多种形式的工业设计交流与合作。引导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广泛重视和应用工业设计,提高新产品开发能力。鼓励创办高水准的工业设计报刊、杂志和网站。
(二)建立工业设计评价与奖励制度。研究建立工业设计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制度,开展工业设计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聘。建立工业设计企业资质评价制度,引导和规范行业发展。建立优秀工业设计评奖制度,鼓励工业设计创新。
(三)加强和改善行业管理。加强市场监管,推动诚信建设,规范工业设计企业经营行为,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秩序。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作用,加强行业自律,为产业发展提供积极有效的服务。有条件的地区可编制区域性工业设计发展规划,引导本地区工业设计健康发展。
(四)加强知识产权应用和保护。鼓励企业和个人就工业设计申请专利和进行著作权登记。建立工业设计知识产权信用公示制度和预警机制,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惩处力度。建立完善工业设计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和中介服务机构,促进知识产权的合理有效流通。鼓励和支持公民及法人以工业设计知识产权作价出资创办企业。鼓励在产品或包装等相关物品上标注设计机构或设计者名称。鼓励权利人充分利用知识产权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五)健全信息统计工作。完善国家统计标准,明确工业设计产业统计分类,提高工业设计统计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建立工业设计统计调查制度,完善工业设计统计调查方法和指标体系,促进工业设计信息交流,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八、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一)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重点支持工业设计企业开拓市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带动社会资金支持工业设计发展。中央财政促进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等,对符合条件的工业设计企业给予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可设立工业设计发展专项资金。
(二)实施税收扶持。企业用于工业设计的研究开发费用,按照税法规定享受企业所得税前加计扣除政策,鼓励企业加大设计研发投入。工业设计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按照国家税法规定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三)拓宽融资渠道。健全完善政府支持引导、全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各类资本加大对工业设计投资。支持符合条件的工业设计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鼓励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对工业设计企业开展业务。
(四)加大信贷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工业设计企业,特别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设计优势企业,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积极拓宽抵质押品范围,开发适合工业设计企业的创新型金融产品,对其合理信贷需求给予支持。鼓励信用担保机构为工业设计企业,特别是中小工业设计企业提供贷款担保。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设计企业享受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支持有关政策。
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本指导意见的要求,加强合作,密切配合,积极推动工业设计产业加快发展。各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本地区工业设计发展情况的调研和分析,结合实际,制定贯彻本意见的具体办法,并抓好落实。

工业和信息化部   教育部   科学技术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商务部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统计局   国家知识产权局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二〇一〇年七月二十二日

来源:中国工业设计协会
http://www.chinadesign.cn/news/policy/z/2010/0826/211.html

 

中意设计创新中心意方承建单位介绍

意大利创新促进署
为了促进意大利中小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推广高科技帮助工业区发展新兴产业,意大利政府于2006年成立了意大利创新技术促进署。该机构的主旨为:促进意大利经济创新,为欧洲国家间、地区间的研究和创新合作做出相应的贡献。该机构的总部位于米兰,作为中心的承建单位之一,它将积极促进中意企业间的科技创新交流与合作。

意大利Valore基金会
意大利价值基金会于2005年创办,总部设在意大利首都罗马。意大利政府创办价值基金会的目的主要在于为宣传“意大利设计”以及“意大利制造”举办展览活动,对内对外传播意大利的经济、文化以及创新。自创办以来,意大利价值基金会一直致力于举办相应的展览、会议和培训活动等,向世界展示意大利先进的设计文化和优雅的意大利式生活。

意大利工业设计协会
意大利工业设计协会自1956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团结设计师、学者、教师、评论家和媒体,积极探讨设计的各种关键议题。协会关注的设计领域有产品设计、服务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包装设计、室内设计和环境设计。

The Agency for the Promotion of Innovation Technologies online pharmise with no perscription
The Italian Government established the Agency for the diffusion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 order to “increase competitive capacity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nd industrial districts through the dissemination of new technologies and their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 As written in the statute, the agency “promotes innovation in the economic fabric of the country and contributes to the creation of” European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collaborating and coordinating its action with the European institutions and bodies, national and regional authorities with similar objectives. “

Italian Value Foundation
Fondazione Valore Italia is based in Rome. It was established in 2005 by the Ministry of Productive Activities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Permanent Exhibition of Italian design and made in Italy” which aims to be a laboratory project on the economics of culture, creativity and Made in Italy. Since its establishment, the foundation keeps hosting exhibitions, conferences and training activities to better represent the Italian design excellence and elegant Italian lifestyle worldwide.

Italia the Association for Industrial Design
Since 1956, ADI – Associazione per il Disegno Industriale (Association for the Industrial Design) brings together professionals, researchers, teachers, critics, journalists around the main topics of design: project, energy consumption, recycling and training. ADI has a leading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ial design as a cultural and economic phenomenon. The association is involved into products design, services design, visual communication, packaging, interior design and in the design for the environ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