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归档:admin_dev

“桥—中国设计创新展”在世界设计之都米兰盛大开幕

2012年6月15日上午,中国设计迎来了里程碑式的一刻,由意大利科教研究部和中国科技部主办,中意设计创新中心承办的“桥—中国设计创新展”在意大利米兰著名设计博物馆—“三年展博物馆”拉开了帷幕。这是中国设计第一次在国际舞台上整体亮相,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意大利创新技术推广署署长贾卡洛尼先生、中国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陈霖豪先生、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何人可教授、意大利工业设计协会主席博齐朵女士、米兰三年展博物馆总经理刚齐拉多先生、米兰三年展设计博物馆基金会主席贝拉维提斯先生、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教授等出席了开幕式并做主题发言。

(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何人可教授于展览开幕式上做主题发言)

本次展览受到了意大利设计界的广泛关注。意大利的来宾在观展后,对中国设计近年来取得的成就感到惊喜,他们认为,意大利在面对经济危机、力图以设计创新寻求新发展的今天,中国将会是他们在设计界和制造业的最佳合作伙伴。

(意大利工业设计协会主席博齐朵女士参观展览)
       中国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陈霖豪先生等来自中国的嘉宾也表达了希望与意大利设计展开长远、深入合作的希望。意大利是世界的设计强国,中国与意大利在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上都有待发掘。合作是建立在互相了解的基础上的,这是本次展览以“桥”立名的意义,也是中意设计创新中心工作的主旨。开幕式结束后,何人可教授接受了来自CNBC等媒体记者的采访。

(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何人可院长接受美国CNBC电视台专访)

从上海到米兰,每一届世博代表的是一个时代对未来世界的畅想,肩负着前瞻未来世界的责任。本次展览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对话世博”和“设计未来”。展厅一进门就能看见8幅巨大的丝绸屏幕,展示了数字化的宋代名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动态投影的8个中国盛世场景,把观众带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剧场。 “设计未来” 以一个极具思辨性与观点碰撞的话题,通过80篇采访设计人物的录影片段、5个创意生态社区分类整体展示了中国设计的现状和对于未来的追求,设计创造者们以视频的方式自行展开主题、畅所欲言。中国工业设计创新红星奖和“芙蓉杯”国际工业设计创新大赛的优秀作品也亮相本次展览,让意大利观众在看到了中国设计的希望和两国设计创新合作的前景。

tadalafil 200 mg online

“2012米兰·中国设计创新展” 即将开展

cell phone traker

2012年6月15日至7月15日,由中国科技部与意大利教育科研部联合主办、中意设计创新中心承办的“2012米兰·中国设计创新展” 即将在意大利米兰三年展设计博物馆展出。

本次展览以“桥”为主题,是中意设计创新中心(CIDIC)在意大利的首次推广活动,主要内容由“对话世博”和“设计未来”两部分构成。同济大学负责“对话世博”主题,展示中国城市设计、建筑、时尚及设计人才培养成果;湖南大学负责 antifungal drugs classification “设计未来”主题,项目组用三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对北京、上海、深圳、米兰等80多位创意者的设计访谈,访谈对象包括创新企业、设计公司、设计教育代表、设计组织与媒体、跨界设计师以及国际友人,真实地记录下了中国当下的工业设计创意生态及对中国未来设计发展的思考,最后剪辑完成300分钟、80部短片以交互影像的方式呈现在三年展博物馆。展览同期还将开展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的“红星奖”及湖南省工业设计协会的“芙蓉杯”国际工业设计创新大赛的推广活动。

敬请关注并参与讨论,展览进展请参照:
视频网站:http://www.hnid.org/cidic/bridge/main.html
新闻链接:http://hnid.org/topics/thematic_studies/Milan%20Exhibition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designfuturechina
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pages/Design-Future-Triennale-di-Milano-2012/235532989896611


创造家族设计的瓦尔特·席尔瓦


瓦尔特·德·席尔瓦(Walter de’Silva),现任大众集团设计总监,作为这个时代最出色的汽车设计师之一,也是“家族”设计概念的主导者,我们所见的高尔夫6、大众CC、尚酷,奥迪A6、Q7、R8等车型都与他相关。

高尔夫6

大众CC

大众尚酷

奥迪A6

奥迪Q7

奥迪R8

1975年—1979年  Studio Bonetto  设计师
1979年—1986年  Italdesign设计工作室  设计师
1986年—1998年  菲亚特汽车  阿尔法·罗密欧设计师
1998年—至今  大众汽车集团  设计总监

1986年,德·席尔瓦被阿尔法·罗密欧招致麾下。 年轻的德·席尔瓦在阿尔法·罗密欧开始展现他的设计天赋,主导阿尔法·罗密欧品牌的设计语言的重建和重新定位。他主持设计的147和156,至今都被很多阿尔法·罗密欧车迷们奉为经典。除了以上提到的两款车型外,阿尔法·罗密欧GTV与Spider足以给人惊艳的感觉。
1997年,阿尔法·罗密欧同时推出两款新车:Alfa Spider和Alfa GTV。Spider和GTV是阿尔法·罗密欧历史上带有传奇色彩的常青车型,德·席尔瓦再次参与到此次的设计项目。两款新车拥有全新的外观、更加先进的装备和新型发动机。想要重回阿尔法·罗密欧先进的技术和纯粹的运动风格结合的巅峰。
1998年,德·席尔瓦凭借阿尔法·罗密欧出色的表现被雄心勃勃的大众集团挖了过去,负责大众子品牌西雅特(SEAT)的设计工作。德·席尔瓦到来后,让过去一直活在菲亚特和大众阴影之下、完全没有灵魂的西雅特焕发了青春,使其树立了独树一帜的年轻动感风格。毫不夸张地讲,是德·席尔瓦造就了后来西雅特的辉煌。

essays

德·席尔瓦将品牌设计理念传递给西雅特之后,推出Leon更多升级版(Cupra,Cupra R和FR),而Alhambra和Arosa得到升级,随着第三代Ibiza和第二代Cordoba下线,德·席尔瓦几乎完成了对西雅特全系车型的改革。
2002年,德·席尔瓦接手奥迪设计部门,同时监管兰博基尼、西雅特等品牌的设计大权。在此期间,德·席尔瓦才真正被中国车迷接受并认识,众所周知,奥迪是一个强调技术和机械的品牌,其产品质素向来不比奔驰和宝马差。但是在当时,奥迪在外形设计上的存在感并不强,这也导致它无法提升在高端消费群体中的形象。大众集团深信德·席尔瓦能够为奥迪的外形设计带来脱胎换骨的变化。后来,事实证明德·席尔瓦做到了。
德·席尔瓦在奥迪首款设计作品是2004年日内瓦车展问世的奥迪A6,新奥迪A6是德·席尔瓦一生中不可或缺的杰作。尤其是可以形成经典的盾形“大嘴”中网格栅,奠定了之后奥迪家族样貌。
德·席尔瓦还设计了徕卡M9相机限量版。徕卡相机出限定版必是巅峰之作,这次推出限量版的M9,势成徕卡迷之收藏对像。限定版设计者可谓大有来头,正是德·席尔瓦操刀,这款全球仅生产500部的钛合金旁轴M9 Titanium限量版,可谓称得上是限量版相机之中的王者。德·席尔瓦采用奥迪A8车内皮革为徕卡M9精心设计一套独一无二的腕带。配置方面,钛金版的M9与普通版M9一样,采用35.8?23.9mm画幅1800万像素的CCD传感器,相机感光度范围是ISO 80-2500,具有光学防抖功能,快门速度为32秒到1/4000秒。


徕卡M9相机限量版

来源:http://renwu.hexun.com/figure_4231.shtml

成就兰博基尼——马塞罗·甘迪尼

custom essay writing service

马塞罗·甘迪尼(Marcello Gandini)生于1938年,与乔治亚罗(也是生于1938年)是同门师兄弟。Gandini是Nucci Bertone最宠爱的徒弟,Betone形容他在跑车设计方面简直是天才。Gandini设计了多款经典跑车,在整个70年代他的出色作品比Nucci Bertone本人的还要多,为建立Bertone的声誉立下汗马功劳。时至今日还能数出一大批由他设计的脍炙人口的车款,如Miura,Countach,Diablo等等。

兰博基尼所以能在车坛上独树一帜,其前卫的造型应居首功。而担纲捉刀就是博通设计公司的首席设计师Marcello Gandini,他有个同业称羡的称号―天才车身设计师。1965年,27岁的他进入博通公司,主掌设计的第二年(1966年)就推出首场好戏―超级跑车Miura,接下来的Marzal、Urraco、Bravo及Espada更是连台好戏, 轰动了全世界车坛。


兰博基尼Miura


兰博基尼Marzal

以Miura掀起的惊叹旋风尚未完全止息,一辆标榜“突破传统,无暇回顾”的Countach Prototype已具雏型,厂方代号“112计划”的Countach,在意大利语里的意思是“惊奇”,而依我们这儿车迷的说法,即是“哇!”,当然还要加个大大的“!”.旷世不朽之作Countach则是这位设计大师鬼斧神功工的纯精演出。特别是Countach向上方垂直开启的两扇车门,并不是“鸥翼式”设计,而系甘迪尼的独门巧思“刀鉴式”,也正因此,Countach得以获致左看成峰,右看为岭,百看不厌的超凡脱俗、怪异出众的形象。

美国人“天才售车员”—-艾科卡,第一眼看到兰博基尼Countach,就被它深深吸引,“我爱上了这部车,甚至连公司也买了下来。”。1987年底,艾科卡主持的克莱斯勒汽车公司,以2500万美金,买下这家意大利的超级跑车制造厂―兰伯基尼。

但其实他不仅仅只为兰伯基尼做设计,好作品还很多,包括Lancia Stratos、 FiatX1/9等等 “天才车身设计师”,名副其实!


兰博基尼Countach


兰博基尼Diablo


布加迪EB110

Lancia Stratos

保时捷911Spyder

来源:http://baike.baidu.com/view/1984915.htm

奥迪公司设计部负责人——史蒂芬·西拉夫


史蒂芬·西拉夫,出生于德国,1988年毕业于慕尼黑应用技术大学。1990年,在奥迪公司提供的奖学金资助下,获得伦敦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汽车设计硕士学位。同年,西拉夫加盟奥迪公司,在内饰设计部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期间参与奥迪A2、奥迪A4、奥迪A6和奥迪A8车系设计。2006年至今,西拉夫担当奥迪品牌的首席设计师。



奥迪A8

全新奥迪A4L

奥迪的设计相对宝马、奔驰来说,偏于中庸、温和。专注于内饰设计西拉夫认为,奥迪不是区域化的设计语言,采用的是通用的、国际化的,奥迪首先是功能化的,其次才是外形,要用设计来传达品牌核心价值:“突破科技 启迪未来”,这与瓦格纳观点某种程度上相似,与班戈的设计语言正好相反。

在汽车设计界,尽管很难评判设计师的作品孰优孰劣,但在这三位大师中我更赞同班戈的设想,汽车不仅仅是工具,在拥有功能的基础上,它可以成为一种艺术品,拥有鉴赏的价值,当然这对我们这样的pm来说,也是一种愿想,希望中国能拥有堪比艺术品的汽车作品,也能拥有像班戈一样时代大师。

 

来源:http://bbs.pcauto.com.cn/topic-2518511.html

奔驰全球设计总监——戈登·瓦格纳

戈登·瓦格纳出生于德国,曾就读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2008年起担任奔驰全球设计总监。此前曾任奔驰北美设计总监,负责加尼福尼亚的设计中心,他参与了奔驰A、B、C、E级车的外观和内饰设计,主导设计了第二代的SLK、S级车等车型和R级车的概念车型(GST)。在加入奔驰前,曾在大众、马自达、通用工作。其典型作品包括2003年推出的奔驰CLS四门轿车,以及2007年法兰克福车展上推出的F700概念车。


奔驰新一代CLS,简洁优雅

F700概念车,雅致时尚

奔驰smart

相比宝马的个性与时尚,奔驰的设计风格更偏于朴实和传统,对于奔驰而言,美是可以量化的标准,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像奔驰这样追求艺术之美与真实车型的融合。瓦格纳认为,设计师不是做纯粹的艺术,奔驰生产的产品是批量生产的,他的设计团队与各个部门合作,对车都有一个综合的评估,设计师的个性设计最终都被融合,这一点与班戈团队有很大的不同,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宝马能引领高端车潮流。不过,近年来奔驰开始注重棱角设计。
对于中国市场这个大市场,瓦格纳说非常重视中国用户,将坚持100%纯正德国设计,并在北京开设了亚洲最大的设计中心,相信瓦格纳设计团队还将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来源:http://bbs.pcauto.com.cn/topic-2518511.html yasmin banned in usa

 

宝马前设计总监——克里斯·班戈


说起克里斯.班戈,在汽车设计领域几乎无人不知,现在的宝马1系、3系、5系、7系还有Z3、Z4、Z8、X5、X6及6系跑车都出自他手,他还负责Mini和劳斯莱斯的设计工作。

宝马1系

宝马7系

宝马Z4

现年56岁的班戈,出生于美国,很小时候起就展露出设计才华,大学毕业后从欧宝开始设计师生涯,1985年加入菲亚特,设计出经典的菲亚特COUPE跑车。1992年,班戈应邀加入宝马,成为宝马有史以来首位美籍首席设计师,同年推出饱受争议的Z9 GranTurismo概念车,2002年更是推出彻底颠覆传统BMW风格的7系车。
班戈的设计一直饱受争议,每一款车的推出都伴随着质疑声和声,其车头火焰设计概念以及称为“班戈臀”的车尾设计,不仅打破了BMW车型固有的设计传统,也使得全世界的BMW迷走向了喜爱或厌恶的两个极端。然而,无论他的设计被追捧还是被抨击,无可否认的是,他的设计理念和方向启发了众多竞争对手的设计灵感,也对全世界的汽车设计带来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目前奔驰S级、迈巴赫、丰田皇冠等高档车型尾部都可以看到这种风格。也正是在班戈的带领下,他主导的设计团队帮助宝马超过奔驰成为高端车领域的领导品牌。

argumentative essay papers

在90年代令人侧目的菲亚特COUPE,在今天看来依然很先锋

1999年的宝马Z9 Gran Turismo概念车已经可以看到后来E68版7系的许多设计基因


班戈告别之作——宝马GINA柔性材料概念车,带给我们的震撼是巨大的

虽然班戈因其革命性的设计思路带来很多争议,但他的设计理念仍然秉持了欧洲传统 “为汽车设计汽车”,与其说他设计的是汽车,不如说是一件艺术品。对于未来的汽车的样子,大师就曾这样回答:早晨你可以开着它去上班,到了办公室你可以把它挂在墙上当作一件装饰品,而晚上它可能又会成为你盘中的美味佳肴。大师就是大师,天马行空的想象非我辈能致。不过,令人遗憾的是,2009年2月,这位21世纪汽车工业设计界的代表人物——班戈选择了告别宝马,离开了汽车工业,这是汽车界的一大损失。

来源:http://bbs.pcauto.com.cn/topic-2518511.html

与乔治亚罗齐名的设计大师——彼得·希瑞尔

彼得·希瑞尔(Peter Schreyer)出生于德国巴伐利亚州的巴特赖兴哈尔,是全球汽车业设计领域最受尊重的权威人士,欧洲三大汽车设计师之一。

彼得·希瑞尔曾在慕尼黑高等专业学院完成其工业设计专业的学习。24岁的时候获得了奥迪奖学金,赴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学习一年并获得硕士学位。随后他回到德国并进入大众汽车造型设计部门,他在那里度过了25年,直到2005年底。

彼得·希瑞尔早期曾经担任奥迪、大众首席设计师,先后设计了新甲壳虫、奥迪A6、奥迪TT系列等多款车型,在这段时间,彼得一步步走上奥迪设计总监的位置,其以层出不穷的革新设计理念改善了奥迪及大众的品牌形象,并且引领了奥迪一个时代的设计语言。

2006年,彼得·希瑞尔正式担任起亚首席设计师,负责起亚在全球的设计性工作,至今已为全球消费者带来了福瑞迪、秀尔、索兰托、智跑、起亚K9、起亚K7(凯尊)、起亚K5、起亚K2等经典车型。

1953年 出生于德国拜恩州
1975年 就读于德国慕尼黑的Industrie Design Fachhochschule学习工业设计
1979年 前往英国皇家艺术大学学习交通工具设计
1980年 受聘于奥迪
1991~1992年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奥迪设计研发中心工作
1992~1993年 加入奥迪概念车设计团队
1993年 担任大众外形主设计师
1994年 担任奥迪首席设计师
2002年 担任大众首席设计师
2006年8月 担任起亚汽车 Design首席设计师
2007年6月 获英国皇家艺术大学(RCA)授予的“荣誉博士”头衔


新甲壳虫


奥迪A6


奥迪TT

Microsoft Outlook 2013 Buy

起亚情缘

       自2006年9月1日起,国际顶级汽车设计大师——彼得·希瑞尔(Peter Schreyer)正式担任起亚首席设计师一职,全面监管起亚在德国法兰克福、美国洛杉矶、日本东京以及韩国南阳的旗舰设计中心,负责起亚在全球的设计研究工作。与此同时,彼得·希瑞尔还肩负起塑造起亚未来的品牌和产品的重任,使起亚汽车在世界树立强势的品牌形象。

在彼得·希瑞尔加盟现代起亚之初,很多人认为德国设计师加入韩国汽车公司做设计是非常令人惊讶的事情,但彼得·希瑞尔却认为进入到新的品牌去工作是很有趣、很有挑战性的工作。

“在起亚工作跟在奥迪、大众工作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在奥迪、大众我们是追求好上加好。它本身是已经成熟的品牌,所以没有白手起家从头开始的感觉。而加入起亚之后,我们在设计方面就要考虑到它的自己的形象,进一步树立自己的品牌。”对彼得来说,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是“通过塑造起亚独有的风格将缔造出更完美的品牌”。

自加盟起亚以来,彼得·希瑞尔为起亚注入了引领国际潮流的全新设计理念,针对拥有年轻心态和具有冒险精神的目标群,在汽车设计中充分地贯彻了起亚“激情超越梦想”的品牌价值,同时致力于形成起亚自己固定和具有传承性的设计语言。

福瑞迪

秀尔

K5
来源:http://baike.baidu.com/view/3297564.htm

意大利当代最负盛名的工业设计师-乔治·亚罗

乔治·亚罗(Fabrizio Giugiaro)出生于1938年意大利西北部小城Garessio的一个艺术世家。祖父为教堂绘制壁画,父亲则是一名宗教画家,母亲对音乐亦颇有造诣。遗传加之后天的熏陶,亚罗很小便显现出艺术的天赋。14岁,亚罗入学Turin 艺术学院,白天学画,晚间学习工业设计。在一个毕业作品展览上,亚罗的几张汽车设计图被Dante Giacosa——菲亚特灵魂人物——慧眼识中,亚罗被当场雇用。那一年,他仅仅17岁。1959年,亚罗委托朋友将自己的设计图纸呈给博通(Bertone)设计公司,博通认为这些设计图纸不可能出自这样一个毛头小伙之手,不服输的亚罗主动请缨承接一个特别设计项目,以证明自己的实力,Testudo的设计就此诞生。博通完全被亚罗的才华所征服,当场聘请他参与阿尔发罗密欧2000项目。事隔不久,亚罗被征人伍。博通使出浑身解术,将他调到临近TurinBra,在当地小旅馆为他租下一间房,提供画板以及所需的所有工具。就是在那间小房间里,法拉利250GT与阿尔法Giulia GT相继诞生,奠定了亚罗早期成就。

法拉利250GT

阿尔法Giulia GT

1963年,阿尔法罗密欧Giulia GT亮相于当年的日内瓦车展。在随后的十四年中,共有12万辆车驶下生产线,成为乔治亚罗在博通时代最成功的一个商业案例。在博通工作的几年,乔治亚罗称得上多产作家:阿尔法罗密欧Canguro、法拉利250GT、玛莎拉蒂5000GT、阿斯顿马丁DB4、菲亚特850 Spider、宝马3200CS,数下来颗颗都是巨星。  

 

阿尔法罗密欧Canguro

玛莎拉蒂5000GT

阿斯顿马丁DB4

菲亚特850 Spider

宝马3200CS
[page]

1965年,乔治亚罗离开博通公司,任Ghia设计中心主管。任期虽很短,但精彩作品同样源源不断:五十铃117、菲亚特850 Vanessa、玛莎拉蒂GhibliDe Tomaso Pampero、其中1966年设计的 Mangusta,一改六十年代的柔滑造型,首创棱角分明的叠纸车形,标志着充满设计个性化的七十年代的到来,堪称年代经典转折之作。

Mangusta

Mangusta

1967年,乔治亚罗与擅长机械与商业运作的Aldo Mantovani联手,创办了Italdesign设计工作室,设计规模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工作室亦从简单设计汽车,迈向兼顾整车生产的多元化经营之路。1970年代,见证了 Italdesign在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大众第一代高尔夫、兰旗亚Delta、菲亚特Panda、莲花Esprit等车型的巨大成功,都让世人对乔治亚罗非凡的设计功力为之神往。1980年代至今,乔治亚罗从奋争一线的设计师慢慢过渡到Italdesign设计室幕后主脑,设计工作更多的交由儿子Fabrizio Giugiaro担当,2003年亮相的兰博基尼Gallardo就是出自他手,典型的子承父业。虽然在此期间有不少人表示:Fabrizio设计天赋比不上父亲,但Italdesign设计室始终如一的优异业绩表现,还是不得不让人为其有术的经营理念所折服。

Italdesign

大众第一代高尔夫

菲亚特Panda

莲花Esprit

Fabrizio Giugiaro

Fabrizio Giugiaro设计的兰博基尼Gallardo

来源:http://baike.baidu.com/view/1059703.htm

photoshop cs6 on dvd